|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 国家出资企业必须进行现代企业制度的创新。在国家出资企业中,国有资本的投放运营中同样存在着从所有制到经营过程的产权关系。传统体制下,忽略回避产权分界,宏观上亦缺乏对不同权能加以市场化评价的条件和标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背景下,企业内部的产权关系链必须融人商品货币市场关系,因此就要优化调整既已配置了的在国家出资企业内部的国有资本产权关系,让营运过程的每一个环节的产权和贡献技能独立起来加以评价,又能有机地联系聚合在一起。之所以国家出资企业运营效率不高,主要是国家出资企业产权关系模糊,处置、占有、使用、经营、控制国有资本的每当事 人所应承担的责权利不甚明了,因此,国家出资企业必须进行现代企业制度的创新。 实行分级代表、分层管理体制,各级政府作为国有资产实际上的所有者,就可以确立合理的国有资本委托关系。采取三级管理、二次授权的方式运作国有资本,即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委托中介国有资本运营机构进行国有资本运营:国有资术运背机构又委托企业从事具体的生产经营活动。这就构成了个完整的产 权管理体系。为了使这个体系能维持正常运转,必须保持委托链的连续性。 实行分级代表、分层管理体制,各国有资产运营机构必须对上负责,向国有资本管理机构负责,而不是向上级行政机关和领导负责,不再是光管事不负责, 或对资本增值负虚责,而是要以效绩为目标,山市场来评价经营者的业绩。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可以冲破人事安排上的阻力,直接通过竞争与选拔相结合的方式,来完成主要的人事安排,再通过考试的方式,完成非主要人员的配备。对于资本运营机构人员的考核,以资本增值能力和资本盈利率作为考核的主要指标,激励方式基本以货币形式为主。 资产运营公司和下级微观运营企业委托人主要采取市场化的选择方式和效益考核的方法,通过他们约束企业的行为。到了企业这一层,如果是国有独资公司,则由控股公司直接派出董事长和常务董事,并从社会上挑选部分人士担任非常务董事,批准工会组织提名的职工董事。监事的产生机制与此相同。在重大决策中产权代表拥有最后决定权。对于非国有独资公司,则根据股权结构选派董事。山于企业可能包括多家国有投资主体,因而国有资本的代表可能不止一家,在决策中会形成有效的相互制约。对于董事的考核和激励,应当完全以赢利水平为指标,加大激励的砝码,并向社会公布其业绩,形成社会舆论的监督和刺激。企业高层经营者等的产生,则完全按照公司法的规定加以解决。 以上整个国有资产的产权制度、产权体系、委托代表制度的科学合理的建立,是进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设计的产权基础,不具备这个条件,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就难以实现。在企业出资人制度的基础上,必然有建立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内在要求,改革传统体制下企业高层经营管理人员的避选任命办法和职能分工关系,形成新型的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人员相互之间的制衡关系。 围绕出资人的要求,展开企业运营,努力实现资本保值增值。通过出资人与用资人的分工关系和法人治理结构内部的不同角色分工合作关系,促成资本运营和企业管理岗位的职业化,让人力资本进人市场,由此促成管理劳动分工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提高管理劳动的效率和资本运营的效率。 在法人治理结构科学化的基础上,加强企业经营机制市场化建设,根据市场约束要求展开经营活动。对企业内部既有资源加以重组,调整产品结构,注重技术创新,努力降低成本,实现最大利润。企业生存目标的明确,必然要求企业在市场中重新加以定位,从市场环境、竞争对手、技术变迁、资源条件到产品成本、劳动力素质、组织创新、分配激励等多方面考虑,强化经营管理,创造竞争优势,保持生存和发展的活力。
相关阅读:函授怎么报名 |
|